成立大会现场 长江日报记者 周超 摄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夏琼 郑汝可
9月30日上午,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与市长万勇共同为中共武汉市委武汉长江新城工作委员会、武汉长江新城管理委员会揭牌。
中共武汉市委武汉长江新城工作委员会与武汉长江新城管理委员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经市委研究决定,陈瑞峰同志兼任中共武汉市委武汉长江新城工作委员会书记,王炜、吴祖云、刘誓保、沈涛四位同志任工委委员,其中,王炜、吴祖云同志为兼任。经省委批准,张文彤同志任武汉长江新城管理委员会主任。
会议提出,长江新城建设要坚持“五条原则”。
1.不搞“土地财政”,要向改革创新发展要效益。长江新城不是炒房投机之地。
2.不损害群众利益,要坚持创富惠民利民。人民群众是长江新城的主人,是根本的依靠力量。
3.不搞“形象工程”,要打造百年精品。长江新城是世界未来城市的样板,绝不能急功近利。
4.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即使规模再大、企业利润再好也坚决不要。
5.不独占建设红利,要坚持区域利益共享。要发挥长江新城在全省、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集聚带动力,使之成为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火车头”。
长江新城正在做这些事
1、成立专门管理机构
9月6日,经省编委批复,同意设立中共武汉市委武汉长江新城工作委员会、武汉长江新城管理委员会,分别为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统筹武汉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
2、对标学习借鉴雄安新区
组织考察团专程赴雄安新区考察学习。对标雄安新区的规划思路、管理体制和支持政策,正在研究有利于推动武汉长江新城规划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3、抓紧开展规划编制
强化国际视野,突出武汉特色,引入城市水库、绿色交通、能源和信息综合管廊、水网和绿道交融、城市生态等新理念,优化确定了“国际化+本土化”的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通过国际征询,“海选”国内外高水平规划设计研究机构,参与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4、全面实施新城管控
8月23日,经市人大常委会正式授权,市政府对长江新城实施管控,具体包括土地规划、房产管理、城市管理、户籍人口和工商注册等五个方面管控措施。
5、迅速组建平台公司
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专业运营、良性循环”的原则,组建了国有全资的长江建投集团。一个全新按市场规则运行的长江建投集团已迅速开展前期工作,全方位对接各大金融机构及知名投资机构,深入跟进研究投融资、土地收储、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工作,将成为长江新城建设的有力抓手。
6、积极谋划融资工作
密集与中行、工行、建行、国家开发银行、交行等金融机构洽谈交流,推动总行站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积极支持武汉长江新城建设。
7、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积极招商推介,先后拜访、会见了百度、中国电信、小米、均瑶集团、中交建等国内知名企业,就高新产业项目、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性项目投资、金融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对接。
8、市委选派央省优秀年轻干部前来挂职
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地质大学、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武汉海关、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的8名优秀干部被安排到长江新城挂职。目前,他们正在发挥专长,积极投入到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划编制、土地管理、项目融资等工作。
长江新城管理体制
长江新城,从这个名字诞生之初,就明确告知世人,就将是一座真正的创新之城。
遵循新发展理念,对标雄安新区,努力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长江新城最大的创新来自管理体制——“一体制、两机制、一平台”。
1、“一个体制”
成立武汉长江新城管理委员会,统领长江新城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
组织协调规划制订工作;
研究制定开发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并协调督促落实;
组织开展招商引资、宣传推介、产业功能培育和社会投资项目促进等工作;
研究制定有关管理制度;统筹推进国家级武汉长江新区申报工作。
管委会只设综合局和发展局,承担日常具体工作,真正体现“小政府少机构”。
2、“两个机制”
创立“区域股份合作制”。
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由江岸区的谌家矶片区和黄陂区的武湖片区构成。探索创立区域利益共享机制,旨在解决新城区域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实现区域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区域股份合作制是指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规划范围内各城区按股份分享权益,承担责任,形成区域“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股份合作制度。
创立“经社分开、统分结合”的运行机制。
“经社分开”:主要是指经济事务管理由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和市直相关职能部门承担;社会事务管理由武汉长江新城属地党委政府承担。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及其下设的综合局、发展局,主要承担经济事务管理,集中精力抓新城规划建设、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生态保护等协调督促落实;各项社会事务管理,包括征地拆迁、社会稳定、人口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等分别由江岸、黄陂区属地党委政府负责。
“统分结合”,主要是指经济事务管理,由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统筹协调,由市直职能分管部门分头承担完成。比如:武汉长江新城建设项目的土地规划审批由市国土规划局承担办理,项目审批手续由市发改委承担办理,环保手续审批由市环保局承担办理。
3、“一个平台”
选一家现有市属国有投融资公司,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专业运营、良性循环”的原则,统筹资源调度,优化资源配置,承担新城投融资平台功能。
长江新城这样诞生
1月22日,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武汉大手笔大气魄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消息传出,立即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是武汉提升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全国两会期间,武汉“长江新城”话题引发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切关注,他们纷纷出点子,谈设想,“‘长江新城’将成为武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座新城将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明珠’”。
您心目中的长江新城是怎样的?您觉得长江新城最佳选择在哪里?为了广泛征集市民意见,3月20日至3月28日,市国土规划局联合长江日报推出“定制您心中的长江新城”调查问卷,市民意见将纳入长江新城选址报告中,作为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
规划建设长江新城是“百年大计,武汉大事”,是复兴大武汉的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重大举措,也是优化武汉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的必然选择。
为科学论证,长江新城选址过程历时半年多,广泛听取和征集各区、各部门、高层专家学者以及市民等上百万人意见和建议。其中,116万人参与网络答卷,最终,作为起步区的谌家矶—武湖在12个备选区块中综合得分最高,排名第一。
7月17日,备受关注的武汉长江新城选址最终确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长江新城选址在武汉中北部,起步区位于谌家矶—武湖区块。具体方位是:东至武湖泵站河,南至长江北岸,西至滠水河、府河,西南至张公堤路,北至江北铁路,约30到50平方公里。新城将分三期建设,中期发展区100平方公里,远程控制区500平方公里。
新城总体规划建设目标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建设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之城。
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协同管控”的原则,长江新城起步区规划范围内土地规划、房产管理、城市管理、户籍人口和工商注册“五管控”措施正式实施,“暂停办理建设项目规划土地许可手续和施工许可手续、严格控制不动产变更登记、禁止违规迁入户口”等条款被明确。
新城要走新路。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对标雄安新区,围绕“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大江大湖魅力凸显的生态绿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先应用的现代智城、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一流的国际友城、百姓富裕安居乐业的创富之城”五个方面的功能定位,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最终将武汉长江新城打造成为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9月27日,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发布,武汉长江新城面向国际公开征集咨询建议及总体规划(概念)方案,邀请国际一流规划团队参与长江新城规划。